行业动态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电纸书火了谁?

时间:2017-03-29 08:36 作者:汉王广东销售中心 点击:

大雨来临前的空气总是沉闷得有些粘人。北京1号线地铁里,上班族面无表情地“挣扎着”,扶手边几个年轻人低头不语,目光直盯着手里巴掌大的小玩意儿。其中一位女孩告诉记者,那个小玩意儿是她前两天刚买的汉王电纸书,“用来消磨地铁里的无聊时光”。


  记者忍不住亲自体验了一回,它的体积很小,却几乎可以存下整座“图书馆”,四书五经、古典名著、热门小说……应有尽有。古有云:开卷有益,耗电低、内容丰富、易携带、不伤眼的电纸书真的会成为下一个数码阅读明星吗?


  市场膨胀 烽烟四起


  今年3月3日,汉王科技在深交所中小板正式挂牌上市,发行价41.90元。就在当日,汉王便以不可阻挡之势暴涨86%,成绩格外亮眼。


  答案不言而喻,电纸书不仅成为炙手可热的明星,它更让一直专注于手写、语音、生物特征等识别技术研究和推广的汉王科技一跃变成行业黑马。


  据汉王科技4月19日披露的一季报显示,今年一季度公司的营业额达3.17亿元,同比增长352%;净利润达4187万元,同比增长349%。强劲增长的业绩持续推高股价,短短两个月,汉王科技的股价已飙升逾两倍。汉王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刘迎建豪言壮语:2010年将是中国电纸书爆发的一年。


  漂亮的业绩拿什么支撑?


  记者了解到,2009年我国数字出版总产值达795亿元人民币,首度超越传统书报刊出版物,电子图书的读者总数更是突破1亿。


  1亿,这为“无纸”阅读市场的快速发展注入了最强劲的动力。据统计,去年我国大陆电纸书销量约为70万台,同比增长4倍多,销售额达13.71亿元,同比增长约3倍。有研究机构预计,2010年我国大陆电纸书出货量将达300万台,市场规模约60亿元。


  面对迅速膨胀的市场,各路资本纷至沓来。OPPO、爱国者、易博士、方正、万卷通等硬件制造商开始陆续出货,作为传统出版单位的中国出版集团和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也推出了富有自身特色的产品,更有越来越多的国外厂商意图加入分享大蛋糕的行列。


  新闻出版总署科技与数字出版司司长张毅君表示,目前全球大约有80多家企业正在生产或计划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子阅读器,其中我国大陆地区有41家,港台地区3家,国外有36家。


  而部分业内人士预计,今年我国生产电纸书的企业将达100家。“MP3市场的不景气让许多MP3生产厂商都把生产电纸书作为企业的救命稻草。”


  厂商的热情被调至最高点,而各路资本中民企可谓是雄霸天下,其中,国内90%以上的市场份额都被汉王科技所占据。不过,随着“纸质阅读”到“无纸阅读”的转型加快,汉王一家独大的梦想或将被击碎。比如,在数字内容方面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方正推出的方正文房电纸书,其强大的内容支持成为汉王最强劲的对手。


  此外,部分家电企业也开始着手布局,记者从创维方面了解到,公司目前正在筹备电子阅读器的生产。可见,电纸书市场刚刚萌芽,战争的硝烟却早已四起。


  投资热的冷思考


  某数码产品生产商郭先生告诉记者,“中国电纸书市场的真正井喷不是卖‘书’而是造‘书’”,他认为,电纸书市场未热先火,其冷却速度可能会远远快过市场增长速度。


  莫非电纸书真是一朵昙花?


  张毅君就曾提醒说,电纸书当前要避免一哄而上又一哄而散的局面。因为电纸书只是一个终端产品,数字内容才是关键。


  不过现状却是出版社参与电纸书的程度普遍不高。郭先生认为,这与出版社图书产品数字化程度低有直接关系,而且各方利益分配不明朗也是一个原因。


  “内容不充足,那岂不是买了个空壳。”消费者显然对电纸书的使用体验有着更高的要求。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电纸书的发展潜力有多大还要看电子墨水屏幕方面有何进展。


  记者了解到,在整个电纸书硬件产业链中,掌握上游材料核心技术的厂家受益最大,比如台湾的元太科技,目前全球约有85%~90%的电纸书采用该公司的E-Ink(电子墨水)技术。受E-Ink屏幕的高成本影响,电纸书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这显然违背了消费者为省钱而买电纸书的初衷。


  “如果企业不专注研究核心技术而盲目投资终端产品,就会像当年的VCD产业一样,出现为一家企业打工的情况。”郭先生如是说。

免费咨询

  • 售后服务: QQ
  • 产品咨询: QQ
  • 电子商务: QQ
  • 服务热线:
    0755-85256840
  • 销售热线:
    0755-32920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