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本人在3C卖场实际调查的情况来看,目前电子书阅读器还没有出现个人消费者疯狂抢购的火爆局面,电脑城内电子书专柜的咨询购买人群并不是很多,反倒是苏宁、国美之类3C卖场的销售情况要好一些。而且,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作为新年礼品卖出去的,自己买来用的还是少数。本人也咨询了身边的一些朋友,他们对电子书阅读器持绝对拥护态度的也不多,反倒是很多都抱着不解的态度:“用手机看不就行了吗,干嘛还要专门买个看书的?”可见,电子书阅读器对于普通大众而言,拥有的必要性不足,毕竟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看书,喜欢用电子书阅读器看书的更是少数。
就个人看来,目前电子书阅读器市场的概念炒作虽然已经开始面向大众化,但是市场的开拓仍然需要由点及面,从细分市场开始。首先应该抓住的是那些对于书本有着强烈必须性的客户群,比方说学生市场。对于学生人群而言,书本无疑是获取知识的重要工具,无论是教科书还是课外书,阅读都占据着学生生涯中最重要的部分。但是沉重的书本也的确为学生带来了不少困扰,近来广州就出现了不少拉杆书包导致小学生跌倒的事件,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学生们对书籍重量“减负”的客观需求。对于这类人群,电子书阅读器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替代性工具,尤其是在数字出版等相关产业也正在加速发展的情况下,未来完全可以将所有的课本内容装入到一个电子书阅读器之中。通过电子书无线课件的开发,学校还可以将作业、考试等教学必须环节通过电子书实现无线化、实时化,从而提升效率和加强互动性,显然是一种可以取得多赢的手段。
当然,电子书阅读器要想在中国教育市场取得突破并非一件易事,因为这不仅仅是终端厂商和运营商就能完成的,还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和学校等众多资源的配合。不过,相比于更加不成熟的大众电子阅读市场而言,以教育市场为突破口将给予电子书阅读器的相关厂商更具持续力的发展空间,而不会迅速陷入价格血拼的泥潭。